今日興安
經濟發展
行政區劃
歷史文化
民族人口
自然地理
旅游名城
氣候特點
著名人物
興安盟(“興安”系滿語,漢語為“丘陵”之意)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地處大興安嶺向松嫩平原過渡帶,東北、東南分別與黑龍江、吉林兩省毗鄰;南部、西部、北部分別與通遼市、錫林郭勒盟和呼倫貝爾市相連;西北部與蒙古國接壤,邊境線長126公里。設有中國阿爾山—蒙古松貝爾國際季節性開放口岸??偯娣e近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64萬,少數民族人口占49%,其中蒙古族人口占44%,是全國蒙古族人口比例較高地區。1980年興安盟恢復盟建制,現轄兩市(烏蘭浩特市、阿爾山市)三旗(科爾沁右翼前旗、科爾沁右翼中旗、扎賚特旗)一縣(突泉縣),其中,阿爾山市和科右前旗為邊境旗市,烏蘭浩特市為盟委行署所在地。
興安盟是革命老區。1947年5月1日,新中國第一個少數民族自治政權——內蒙古自治政府就誕生在這里,是黨的民族區域自治政策最早實踐地。擁有“五一會址”、“烏蘭夫辦公舊址”、“民族解放紀念館”等一批革命舊址。
水資源豐富。大小河流200多條,水庫25座,總庫容19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50億立方米,居自治區第二位,是東北地區的“水龍頭”,具備水煤組合、發展新型煤化工和新型能源的獨特優勢。
生態地位重要。位于嫩江、松花江流域和科爾沁沙地源頭,是大興安嶺林海的重要組成部分??衫貌菰娣e3900萬畝、森林面積2400萬畝、可利用荒漠化土地面積2000萬畝,生態服務價值、碳匯功能潛力巨大,是東北地區重要的生態功能區和生態服務區。
原生態旅游資源得天獨厚。有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10個,總面積1000多萬畝。特別是阿爾山地區集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于一身,擁有溫泉、濕地、火山、冰雪、森林、草原等自然景觀,是典型的生態文明體驗區。
農牧業發展條件較好。年均降水量400—450毫米,雨熱同期,四季分明,是世界公認的“玉米黃金種植帶”和“最佳養牛帶”。耕地面積1200萬畝,糧食總產量577.62萬噸,牲畜存欄837萬頭只。
交通區位優勢明顯。周邊400公里范圍內有一盟兩市三省一國,靠近東北市場,位于黑吉遼三省區的扇形中心,是東北地區乃至東北亞地區連接俄蒙的重要經濟通道。目前雖然已基本形成公路、鐵路、航空立體交通網絡,但通道基礎設施條件仍需進一步改善提升。
跨區域配置資源便利。地處大興安嶺成礦帶核心區,以有色金屬資源為主,地下蘊藏鉛、鋅、銅、鎂、鐵等資源;在經濟運輸半徑內,由周邊的蒙古國和呼倫貝爾、錫林郭勒、通遼等地構成一個煤炭資源富集圈。
初步核算,2021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01.79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5.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09.33億元,增長5.4%;第二產業增加值157.62億元,增長2.3%;第三產業增加值234.85億元,增長6.7%。三次產業比例為34.8:26.2:39.0。第一、二、三產業對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6.3%、10.7%和53.0%。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2702元,比上年增長6.3%。民營經濟增加值401.44億元,比上年增長7.6%。
2021年,全盟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自治區黨委、盟委工作要求,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秉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比蝿?,經濟延續穩定恢復、穩中向好態勢,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基本民生得到有效保障。
一、綜合
年末全盟常住人口140.54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7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75.58萬人,鄉村人口64.96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53.8%,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男性人口71.12萬人,女性人口69.42萬人。全年出生人口0.81萬人,出生率為5.73‰;死亡人口1.16萬人,死亡率為8.22‰;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49‰。
表1??2021年年末人口數及其構成
指 ??標 |
年末數(萬人) |
比重(%) |
全盟總人口 |
140.54 |
100 |
#城鎮 |
75.58 |
53.8 |
鄉村 |
64.96 |
46.2 |
#男性 |
71.12 |
50.6 |
女性 |
69.42 |
49.4 |
#0-14歲 |
19.66 |
14.0 |
15-64歲 |
103.59 |
73.7 |
65歲及以上 |
17.29 |
12.3 |
表2 ?2021年主要農畜產品產量、牲畜頭數及其增長速度 |
|||
指 ??標 |
單 位 |
2021年 |
比上年增長(%) |
糧食 |
噸 |
6 658 788 |
4.9 |
#小麥 |
噸 |
40 185 |
-24.4 |
稻谷 |
噸 |
685 958 |
-4.5 |
玉米 |
噸 |
5 382 649 |
9.4 |
大豆 |
噸 |
186 796 |
-29.7 |
薯類 |
噸 |
13 320 |
-12.7 |
牧業年度牲畜存欄 |
頭(只、口) |
10 088 556 |
6.6 |
#豬 |
口 |
659 908 |
83.6 |
牛 |
頭 |
1 141 014 |
20.9 |
羊 |
只 |
8 195 043 |
1.8 |
表3??2021年規模以上主要行業增加值增速 |
|
指????標 |
比上年增長(%) |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
-4.6 |
按主要行業分 |
|
煤炭開采和洗選業 |
-44.4 |
有色金屬礦采選業 |
10.7 |
農副食品加工業 |
-16.0 |
食品制造業 |
-32.1 |
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 |
14.3 |
煙草制品業 |
8.1 |
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 |
1.5 |
醫藥制造業 |
14.5 |
非金屬礦物制品業 |
-4.0 |
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 |
-4.7 |
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 |
-6.9 |
從主要工業產品產量看,全盟卷煙產量26.52萬大箱,比上年增長3.9%;飼料產量13.17萬噸,增長51.3%;中成藥產量148噸, 增長20.3%;發電量95.48億千瓦時,增長2.1%。
表4 ?2021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及增速 |
|||
指 ??標 |
單 位 |
2021年 |
比上年增長(%) |
原煤 |
萬噸 |
1 414.57 |
-10.8 |
卷煙 |
萬箱 |
26.52 |
3.9 |
啤酒 |
千升 |
76 588 |
-5.8 |
飼料 |
萬噸 |
13.17 |
51.3 |
精制食用植物油 |
萬噸 |
0.53 |
-43.1 |
液體乳 |
萬噸 |
11.55 |
-4.4 |
中成藥 |
噸 |
148 |
20.3 |
生鐵 |
萬噸 |
141.93 |
-8.4 |
鋼材 |
萬噸 |
130.95 |
-15.4 |
水泥 |
萬噸 |
190.83 |
-1.4 |
發電量 |
億千瓦時 |
95.48 |
2.1 |
年末全盟新能源總裝機規模235.75萬千瓦,比上年增長1.6%,其中:風電裝機容量154.19萬千瓦,增長0.4%;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76.09萬千瓦,與上年持平。規模以上新能源發電量42.83億千瓦時,增長16.2%,總量占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的比重為44.9%,風力和太陽能發電量分別增長16.8%和13.4%。

全年郵電業務收入16.41億元,比上年增長4.7%,其中:郵政業務收入3.46億元,增長5.1%,在郵政業中快遞業務收入1.70億元,增長18.6%;電信業務收入11.84億元,增長5.3%。年末固定電話用戶9.09萬戶,比上年末增長7.3%;移動電話用戶176.40萬戶,增長1.5%,其中:4G移動電話用戶118.42萬戶,5G移動電話用戶44.37萬戶。年末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46.03萬戶,比上年末增長10.2%;移動互聯網接入用戶162.78萬戶,增長2.7%(由盟郵電通信各部門提供)。
表5 2021年分行業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 |
|||
行 業 |
比上年 增長 (%) |
行 業 |
比上年 增長 (%) |
總計 |
2.9 |
金融業 |
— |
農、林、牧、漁業 |
-46.8 |
房地產業 |
17.8 |
采礦業 |
47.6 |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
-88.4 |
制造業 |
-24.2 |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
— |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
4.3 |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
-4.6 |
建筑業 |
— |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
113.1 |
批發和零售業 |
-30.4 |
教育 |
-49.6 |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
62.3 |
衛生和社會工作 |
142.0 |
住宿和餐飲業 |
97.2 |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
-46.3 |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
— |
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 |
-61.4 |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61.17億元,比上年增長15.5%,其中:住宅投資45.97億元,增長28.2%;辦公樓投資0.50億元,下降34.4%;商業營業用房投資7.55億元,下降20.2%。全年房地產企業房屋施工面積870.72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8.3%;房屋銷售面積96.77萬平方米,增長5.9%;房屋銷售額45.50億元,增長11.8%。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30.96萬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3.91萬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積19.62萬平方米,增加0.90萬平方米。
表6 ?2021年房地產開發和銷售主要指標及其增長速度 |
|||
指 ??標 |
單 位 |
2021年 |
比上年增長(%) |
投資額 |
萬元 |
611 696 |
15.5 |
其中:住宅 |
萬元 |
459 684 |
28.2 |
房屋施工面積 |
平方米 |
8 707 246 |
18.3 |
其中:住宅 |
平方米 |
5 829 133 |
?????????23.8 |
房屋新開工面積 |
平方米 |
2 027 257 |
?????????34.0 |
其中:住宅 |
平方米 |
1 534 525 |
47.8 |
房屋竣工面積 |
平方米 |
198 377 |
-56.4 |
其中:住宅 |
平方米 |
155 856 |
-54.4 |
商品房銷售面積 |
平方米 |
967 716 |
??????????5.9 |
其中:住宅 |
平方米 |
919 445 |
15.2 |
本年到位資金 |
萬元 |
645 421 |
31.0 |
其中:國內貸款 |
萬元 |
1 000 |
53.8 |
?個人按揭貸款 |
萬元 |
82 449 |
????????105.1 ? |
七、對外經濟
全年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0.29億元,比上年下降19.9%,其中:入地方庫稅收收入21.87億元,增長8.5%,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達54.3%。全年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69.92億元,比上年下降5.9%,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0.32億元,增長0.7%(由盟財政局提供)。
按常住地分,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227元,比上年增長8.1%,從主要收入構成看:工資性收入20795元,增長7.7%;經營凈收入5639元,增長13.5%;財產凈收入1296元,增長8.3%;轉移凈收入6497元,增長4.9%。城鎮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1489元,比上年增長14.7%;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費支出占家庭消費支出的比重)為28.11%,比上年降低1.12個百分點;城鎮居民人均現住房建筑面積34.01平方米。農村牧區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27元,比上年增長11.4%,從主要收入構成看:工資性收入2195元,增長13.3%;經營凈收入8933元,增長11.0%;財產凈收入454元,增長4.6%;轉移凈收入2545元,增長12.7%。農村牧區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1653元,比上年增長17.8%;農村牧區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28.50%,比上年降低1.13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現住房建筑面積32.90平方米(由國家統計局興安調查隊提供)。
表7 ?居民生活情況 |
||
指 標 名 稱 |
單 位 |
2021年 |
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34 227 |
農村牧區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14 127 |
城鎮居民每百戶耐用物品擁有量 |
|
|
家用汽車 |
輛 |
60.3 |
彩色電視機 |
臺 |
106.2 |
電冰箱 |
臺 |
117.4 |
計算機 |
臺 |
50.5 |
照相機 |
架 |
11.2 |
移動電話 |
部 |
236.1 |
洗衣機 |
臺 |
100.9 |
摩托車 |
輛 |
16.5 |
農牧民每百戶耐用物品擁有量 |
|
|
家用汽車 |
輛 |
44.5 |
彩色電視機 |
臺 |
111.3 |
電冰箱 |
臺 |
106.3 |
計算機 |
臺 |
23.8 |
移動電話 |
部 |
260.5 |
洗衣機 |
臺 |
99.6 |
摩托車 |
輛 |
57.4
|
全盟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人數109.12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36.19萬人。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24.3萬人,比上年增長3.4%。參加失業保險人數9.6萬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13.5萬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13.7萬人(由盟人社局、盟醫保局提供)。
興安盟? 轄2個縣級市、1個縣、3個旗。即烏蘭浩特市、阿爾山市、突泉縣、扎賚特旗、科爾沁右翼前旗、科爾沁右翼中旗。
地區名稱 |
面積(平方千米) |
人口數量(人) |
郵政編碼 |
行政區劃代碼 |
興安盟 |
55131 |
1650412 |
137400 |
152200 |
烏蘭浩特市 |
2240 |
321581 |
137400 |
152201 |
阿爾山市 |
7398 |
45951 |
137800 |
152202 |
突泉縣 |
4797 |
303694 |
137500 |
152224 |
扎賚特旗 |
11116 |
390877 |
137600 |
152223 |
科爾沁右翼前旗 |
16791 |
332815 |
137400 |
152221 |
科爾沁右翼中旗 |
12790 |
255494 |
029400 |
152222 |
一、興安紅色文化的基本含義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政治和經濟的反映。為了把興安紅色文化發生、發展的過程說清楚,我們有必要對我盟抗戰勝利后至新中國成立前這段歷史作個簡要的回顧。
?。ㄒ唬┡d安盟是全國解放戰爭初期的1946年1月設制的,隸屬東蒙古人民自治政府,下轄五旗一街,即:西科前旗、西科中旗、西科后旗(“西科三旗”于1949年恢復“科爾沁右翼三旗”稱謂)、喜扎嘎爾旗、扎賚特旗和王爺廟街。1946年5月,撤銷東蒙自治政府,成立興安省政府,盟政府改隸興安省政府,至1947年5月內蒙古自治政府成立時撤銷。在這期間,所轄旗街未變。1946年11月成立中共西科前旗工委,同時兼興安盟工委,領導西科前旗、西科后旗、喜扎嘎爾旗、扎賚特旗和王爺廟街黨的工作。當時西科中旗黨的工作歸中共遼吉省委領導。1947年7月成立中共興安盟中心旗委,1948年11月改建為中共興安盟工作委員會。至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時,中共興安盟工委領導科右前旗,科右中旗、科右后旗,喜扎嘎爾旗、扎賚特旗和突泉縣(1949年3月劃歸興安盟)黨的工作。1948年11月,成立興安盟人民政府,到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時,盟政府下轄科右中旗、科右后旗、喜扎嘎爾旗、扎賚特旗和突泉縣五個旗縣政府??朴仪捌煺膳d安盟政府兼。這是興安盟成立初期的組織沿革。
?。ǘ┡d安盟盟旗兩級黨政組織,是在抗戰勝利后國共兩黨爭奪東北、爭奪東蒙、爭奪興安地方這一大的時代背景下建立健全的。大家知道,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以后,以王爺廟為中心的東蒙(包括今內蒙古東部的赤峰市、通遼市、呼倫貝爾市、興安盟和區外的郭爾羅斯前旗、郭爾羅斯后旗、杜爾伯特旗、伊克明安旗等地--作者注)就淪為侵華日軍的殖民地。日本侵略者及其代理人,先后在王爺廟置偽興安省和興安總省,把王爺廟打扮成了奴役整個東蒙的殖民統治中心。1945年8月15日侵華日軍宣布無條件投降后,王爺廟很快成為東蒙古民族自治運動的中心。當時,這里的局勢很復雜。一些人主張“內外蒙合并”,一些人主張“高度獨立”自治。東蒙同樣面臨著“兩個前途、兩種命運”的抉擇。中共中央東北局、西滿分局對東蒙地方的自治運動極為關注,先后派張策、朱繼先、胡秉權、胡昭衡、張義誠等到王爺廟開展工作。
?。ㄈ埐叩热藖硗鯛攺R后,于1946年4月5日,組建了中共東蒙工作委員會,為東蒙地方第一個省級黨的組織。同年5月,根據“四三”會議精神,撤銷東蒙古自治政府,成立興安省政府,同時將中共東蒙工委改建為興安省工委。同年6月,東北戰局惡化。在黨的領導下,以王爺廟為中心的東蒙人民,奮起反擊國民黨反動派的軍事進攻,很快扭轉了戰局,將東蒙建成位于我黨我軍主力后方的鞏固根據地。1947年2月,以烏蘭夫為首的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領導機關抵達王爺廟。同年4月23日到5月1日,內蒙古首屆人代會在王爺廟隆重舉行,會議選舉產生了以烏蘭夫為主席的內蒙古自治政府。這是內蒙古民族解放運動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開創了內蒙古民族解放的新的歷史紀元。同年7月9日,內蒙古共產黨工作委員會成立。這些是我們興安大地的大事要事,同時也促成我們興安紅色文化的形成和發展,由初創走向成熟,迎來了新中國的誕生。
所以,興安紅色文化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革命斗爭,實現民族解放的歷史文化??梢愿爬椋海ㄒ唬┡d安紅色文化特指東北“九·一八”事變爆發后至新中國成立前這個階段,在中國共產黨的影響和領導下形成與產生的我們興安地方的歷史文化;(二)興安紅色文化起源于大革命后期,經過抗日戰爭,形成于全國解放戰爭初期,成熟于內蒙古自治政府的成立和興安盟黨政組織的健全完善,并統一于內蒙古民族民主革命之中,統屬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文化。
二、興安紅色文化的形成和產生
?。ㄒ唬┲袊伯a黨的建立,馬克思主義先進文化思想在東蒙的傳播是興安紅色文化產生的前提。以王爺廟為中心的東蒙是有著悠久歷史的蒙古族聚居區。1921年中國共產黨創建后,就十分關心中國各少數民族的民族解放事業。早在黨的二大,黨就提出了關于解決中國民族問題的基本綱領。核心問題是:“蒙古、西藏、回疆三部實行自治,成立民主自治邦,”“用聯邦制,統一中國本部,蒙古、西藏、回疆”,建立“中華聯邦共和國”強調了反對民族壓迫,實行民族平等的原則,提出了民族地方應實行區域自治的基本主張。這在當時的影響很大,同時也為少數民族地方的民族解放斗爭指明了方向。1925年,在中共北方區委的領導下,內蒙古地方開始有了黨的活動,先后創建了熱河、察哈爾、綏遠、承德等黨的地方組織,這對馬克思主義先進文化思想在東蒙的傳播產生了進一步的影響。
?。ǘ〇|蒙的淪陷,反滿抗日的影響和斗爭,是興安紅色文化產生的重要基礎。1932年,日本人扶植了一個偽傀儡政權--滿洲國。東北各族人民奮起反抗偽的殖民統治?,F在看,有些歷史事件,對東蒙地方的影響較大:一是東北抗日聯軍在扎蘭屯、江橋、博克圖一帶的抗日斗爭;二是1940年至1943年,抗聯叢世和部在我盟境內扎賚特旗一帶的活動;三是受共產國際東方蒙古支部派遣、曾在北平蒙藏學校和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的特木爾巴根等在東蒙地方的活動;四是以哈豐阿為代表的民族進步人士對馬克思主義先進文化思想的學習、研究和傳播;五是蒙古民族知識分子和進步青年對法西斯殖民統治和民族壓迫的不滿情緒;六是民族下層和貧苦農牧民的悲慘生活。因此,也就有了抗戰勝利前夜,偽陸軍興安軍官學校師生,在王海山等的組織領導下,殺死日本反動軍官,迎接蘇聯紅軍的這一“八·一一”起義的壯舉。也就有了日偽投降后,東蒙地方民族解放“熱”的升溫和自治運動的興起。
?。ㄈ┛箲饎倮院?,東蒙自治運動的興起和黨的工作,則是興安紅色文化發生、發展的關鍵。根據中共中央《關于內蒙工作的指示》和東北戰場態勢,黨派干部赴東蒙開辟工作?,F在分析起來,主要有這么幾種情況:一是專做東蒙地方自治運動領導人的工作。象胡秉權、朱繼先、張策來王爺廟,中共中央東北局請東蒙代表團去沈陽,還有后來的“四三”會議都屬于這種情況,目的在于解決東蒙自治運動的性質、方向、道路和黨對東蒙地方自治運動的領導問題。二是分別地域開展工作,實行“蒙地蒙治、漢地漢治”,建立黨的組織,創建民主政權。象冀熱遼李運昌所部在赤峰一帶,新四軍三師黃克誠部在通遼、阜新一帶就屬于這種情況。三是黨在幫助東蒙地方進行民族自治過程中,在妥善處理我黨我軍與東蒙的雙邊關系時,組建黨的領導機關和盟、旗工作委員會來領導東蒙地方的工作。例如中共東蒙工委在王爺廟成立以后,就做了大量組織群眾、發動群眾,開展自治運動,進行民族解放斗爭的工作,打開了東蒙黨的工作新局面。
依據如上分析,興安紅色文化的形成與產生大體可分為如下四個階段:
一是萌芽初始階段(1931.9-1945.8)。這個階段,應從“九·一八”事變、東北淪陷開始,主線是東北抗聯的活動和特木爾巴根等人在東蒙地方的活動,到1945年8月葛根廟“八·一一”起義結束。前后十四年的歷史。
二是曲折發展階段(1945·8-1946·4)。這一階段,應從抗戰勝利后的東北、東蒙光復開始,主線是以王爺廟為中心的東蒙地方的民族自治運動,至1946年4月“四三”會議的召開結束。前后近一年時間。
三是乘勢發展階段(1946·4-1947·4)。這一階段,應從“四三”會議的召開開始,主線是東蒙自治政府的撤銷、興安省政府的成立和東蒙根據地的創建,到以烏蘭夫為首的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領導機關抵王爺廟著手籌建內蒙古自治政府結束。前后一年左右的時間。
四是走向成熟階段(1947·4-1949·10)。這一階段,應從內蒙古首屆人代會的召開開始,主線是內蒙古黨政軍組織的建立、興安盟地方黨政組織的健全完善和土地改革、支前支戰,到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結束。前后二年半多一點的時間。
三、興安紅色文化的內容和特征構成興安紅色文化本質內容的主要有兩大體系或者說是兩大形態:
一個是理論形態。理論形態的基石是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的中國共產黨關于黨的民族理論、民族政策的學說。具體到我們興安盟地方,主要有為什么要進行民族區域自治,怎樣進行民族區域自治,民族區域自治的性質、方向、道路以及具體的方針與任務又是怎樣的等一系列內容。構成或者說是能反映和再現這些歷史文化內容的文電、文稿、草綱、法規等文獻資料、檔案資料、報刊圖書資料主要有《中共中央關于內蒙工作的指示》、《內蒙古自治運動統一問題會議的主要決議》、《烏蘭夫同志在內蒙與首屆人代會上的政治報告》、《內蒙古自治政府施政綱領》、《內蒙古自治政府暫行組織大綱》、《中國共產黨內蒙古地區簡史》等。這些是我們研究興安紅色文化的基石,也是我們興安紅色文化賴以存在的基礎。
一個是實踐形態。實踐形態是理論形態的反映,并能動地作用于理論形態的發展。如果把興安紅色文化提高到新民主主義的反帝反封建反民族壓迫的這一歷史文化的高度來認識,興安紅色文化則包融了當時政治、軍事和經濟社會生活的全部內容。具體可概括為黨的領導、自治運動、武裝斗爭和民族民主統一戰線的建立。內容相當廣泛,涵蓋了黨領導興安人民進行革命斗爭、實現民族解放的全過程。進一步地講,構成興安紅色文化實踐形態的,還有三大版塊,即:興安盟地方、東蒙地方和內蒙古地方革命斗爭的歷史文化版塊。這“三大版塊”,是由我們興安盟是由蒙古革命的老區,王爺廟是東蒙民族解放運動的中心、是自治區首府等特殊的歷史地位所決定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為依托,互為條件,誰也離不開誰”?;緝热莅ǎ阂皇莾让晒?、東蒙、興安省和興安盟黨政軍組織的創建和發展;二是以王爺廟為中心的東蒙民族自治運動的開展和東蒙根據地的創建與鞏固;三是東蒙人民代表大會在葛根廟的召開和東蒙第二屆臨時代表會議、內蒙古首屆人代會在王爺廟召開;四是以王爺廟為中心的東蒙解放區和內蒙古解放區的開辟和建設;五是興安盟地方的減租減息、剿匪反霸、土地改革、恢復經濟、發展生產,包括基層黨政軍組織、群團組織的健全完善和公開建黨;六是興安人民的子弟兵內蒙古騎兵第一師的成長壯大和興安人民的支前支戰。
?????? 興安盟總人口163.93萬人,由蒙、漢、滿、朝鮮、回等20多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
興安盟是中國蒙古族人口比較集中的盟市,有蒙古族人口71.51萬,這里蒙古族人口比例大,聚居程度高,蒙古語和傳統文化保護比較好。
烏蘭浩特是內蒙古自治區蒙古族人口比較多的城市,蒙古族人口10萬人,占總人口的31.4%。
科爾沁右翼前旗和烏蘭浩特市:兩地有蒙古族人口25.69萬人。
科爾沁右翼中旗是中國蒙古族人口比例最高的旗縣,有蒙古族人口21.88萬,占總人口的86.6%。
扎賁特旗蒙古族聚居程度高,北部八鄉蒙古族占總人口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 突泉縣總人口30.04萬人,蒙古族人口6.35萬人,占比為21.1%。
興安盟地處大興安嶺向松嫩平原過渡帶,由西北向東南分為四個地貌類型:中山地帶、低山地帶、丘陵地帶和平原地帶,海拔高度150一1800米。南北長380公里,東西寬320公里。山地和丘陵占95%左右,平原占5%左右。被譽為無污染、無公害的“綠色凈土”。與地貌特征相關,經濟區劃大致分為林區、牧區、半農半牧區和農區。林區主要集中在大興安嶺主脊線的中山地帶,有7000多平方公里。牧區主要集中在烏蘭毛都低山地帶,有8000多平方公里。半農半牧區和農區分布在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帶,有45000多平方公里。
興安鎮黨支部紀念館,位于巴日嘎斯臺鄉興安村。紀念館占地面積750平方米,修建于2006年,2020年3月份開始進行了改造提升,2020年7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改造后的紀念館以重大歷史事件為軸,以紅色為主基調,以革命種子隨著飄帶飄到興安、飄向未來為設計理念,采用圖文、場景與現代技術有機融合的方式,分序廳、革命火種進興安、勇于犧牲固政權、公開建黨礪前行和尾廳五個部分闡述了中國共產黨來到興安村開展土地革命,播撒革命火種的紅色歷史,呈現了興安盟第一個農村紅色黨支部建立并成為科右前旗公開建黨發源地的風雨歷程。紀念館如今已被評為國家免費開放博物館、國家2A級景區及各級教育培訓實踐基地。
資料取自烏蘭浩特國家基本氣象站,觀測場位置:東經122°03′、北緯46°05′、海拔高度274.7米,建站時間1949年10月?,F址啟用時間1960年10月1日。
烏蘭浩特市位于內蒙古東北部,處于大興安嶺與松遼平原接合處,屬中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南部是以旱地為主的耕地和草地;中北部大多為水田和水澆地;城區為工業和商業集中區。四季分明,冬季漫長寒冷,春季干旱多風,夏季溫熱短促,降水集中,雨熱同季。無霜期較短,日照充足,積溫有效性高,降水量偏少,蒸發量大。年平均風速2.7m/s,最多風向為W風,風向頻率為23%,次多風向為WNW風,風向頻率為18%。全年平均無霜期為125~201天。年降水量分布沒有明顯的地域特征。年平均降水量433.4mm,主要集中在6~8月,占年降水量的75%。最大日降水量120.8mm,出現在1988年7月16日。年平均氣溫5.6℃,極端最高氣溫40.3℃,出現在1997年6月13日。極端最低氣溫-34.0℃,出現在2001年2月4日。年平均日照時數2662.7h。主要氣象災害有干旱、冰雹、霜凍、大風、洪澇、沙塵暴、寒潮等,其中干旱是影響農牧業最主要的氣象災害。
旭日干(1940.8.24-2015.12.24)家畜繁殖生物學與生物技術專家。出生于內蒙古自治區科右前旗。1965年畢業于內蒙古大學生物系。1984年獲日本獸醫畜產大學獸醫學博士學位。曾任內蒙古大學教授、校長。兼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副理事長。70年代以來長期從事以家畜生殖生物學為中心的現代畜牧業高技術的研究。首次探索出山羊、綿羊和牛精子體外誘導獲能的途徑,培育出世界首例試管山羊和國內首胎、首批試管綿羊、試管牛,并建立了規?;a試管牛、羊的整套技術工藝。系統地觀察和記錄了牛、羊卵巢卵細胞的體外成熟、體外受精和早期發育的形態學變化及其規律,為揭開哺乳類動物受精之謎提供了大量的科學依據。在家畜育種研究中創造性地應用體外受精的理論與技術,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試管內雜交育種技術,為家畜改良和育種開創了新的技術途徑。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